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33:41

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成语】:自相矛盾
【读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例句】:
1、她觉察到他的论点有几处略微有些自相矛盾。
2、因为设想运动、变化,就要承认存在,又要承认非存在,这是自相矛盾。
3、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近义词】:格格不入 前后抵触 相互抵触 首尾乖互 鬻矛誉盾
【反义词】:自圆其说 言行一致 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滴水不漏 顺理成章
【典 故】: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自己干了两件相反的事… 两分拿走 娇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