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息投影屏幕上触控是什么技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7:20:42
科幻片里,有人在飘浮空中的全息投影屏幕上进行悬空触控,请问这种技术及其原理是什么?
还想请问一下科幻片里量子力场防护罩的原理是?

因为你说的是科幻片里的,那我也只能站在科幻的前提给你想出一些解释了。对不对那就不知道了。
1。飘浮空中的全息投影触控的问题,因为是全息投影,那就和点有关系了。触控端(如手套,触控棒等)前端设感应器,指到的位置和投影出来的点重合时触发相应的程序控制。
2、量子力场防护罩能量是没有依据(起码到目前为止)

不过,防护罩应该是有依据的
比如,引力场偏转,磁场偏转,分子防护罩,正电子防护罩,负电子防护罩
引力场偏转这个可能性还有待检验,别的理论上都没问题
不过这些都有自己局限性
比如引力场把,对付有质量的炮弹,中子束可能有效,但是对付激光就无能为了
磁场偏转对付带电的行,中子束无效,对导弹有反作用...

但问题是,防御总是不可能跟不上武器威力发展快
尤其在太空中,分明就是一炮死的,而且n远就开炮,雷达视距(很可能几十光秒的距离)

 全息投影技术的原理:
  摄制原理: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
  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这是因为,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同的画面叠加的效果。
  为了模拟“双目效应”,我们必须拍摄出偏左侧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在拍摄时,其实有两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