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为什么说成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0:35:20
jiyong

去天堂,当然用走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避讳,许多时候在不同的场合存在避讳一说,而直接说“死”往往是比较忌讳的,显得对逝者不够尊重,因此有了种种表述“死”的委婉的说法。如:
崩、殂、薨(对帝王)
返真、登遐(道家)
小孩(夭折)
另有坐化、往生、作古、就义、牺牲、殉国、殉难、殉职,献身、捐躯、殉节、殉道、仙逝、溘世、去世、故世、过世、谢世、弃世、驾鹤西游等等。
共产主义人士会说“去见马克思”。
而民间百姓一般用“走了”、“去了”、“没了”比较多。
个人感觉,如果直接说“死”的话,对初次听到的亲人而言,也太过容易刺激,尤其对身体本身不太好的亲人。而用一些委婉的词的话,在神经反应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一下子把人给刺激倒地^_^

说走是对老人的一种尊敬,不直接说死了,也表示老人走了,就不再回来了

委婉 含蓄 尊重 怀念

为了说让儿女不伤心,表示他(她)依然还在儿女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