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前转和税收资本化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35:56
前转也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应者。
税收资本化也称税收还原,指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税负。
可是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_<%

是后转,不是前转,应该是打错了吧。
税收资本化是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
主要区别有两个。
一个是转嫁的对象不同。前者是指一般消费品,后者是指耐用的资本品,如土地、债券等
另一个是转嫁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在交易时一次转嫁一次性的税额,后者则是将交易后预计历次累计的税额一次性转嫁给出售者。

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指纳税人在购买资本性商品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以后虽然名义上是买方在按期缴纳税款,但实际上是由卖方负担。同样属于买方向卖方的转嫁。即税收可折入资本,冲抵资本价格的一部分
交易的财产必须具有资本价值,可长时间使用,并有年利和租金,如房屋、土地等。这类财产税款长年征收,后转为其他商品一次征税后即转入商品价格,无需折入资本。

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被课税的商品必须是独一无二的,或者是分布很不均匀的。比如购买债券的人,依据政府规定,凡债券收入按20%税率纳税,用债券收入再投资,或继续购买债券可免除征税。这样,对购买者来说,如果他想获得债券收入,就要纳20%的税,即债券收入五分之一他不能获得。如果该购买债券的人用债券收入再投资或继续购买债券,他就免纳20%的税款。这20%税率确定的税额就成为他投资资本和其他资本的组成部分。
第二,被课税商品必须具有耐久性的性质,只有经久不变的商品才可以经受多次课税,而且每年课税税额相同,才可能预计今后各年应纳税额总数。比如土地、房地产等。这些商品课税额的确定有助于从课税商品的资本价值中扣除。
第三,课税商品必须具有资本价值,而且拥有年利和租金额。比如长期债券、土地等均可作为资本,它们既有应纳税款,又有年利和租金,便于税款一次性收取和转嫁的分期进行。
第四,课税商品不能是生产工具。因为生产工具,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课税后税负转移到产品的价格上去,可以随产品出售而顺转给消费者,因此没有必要折人资本内,不能达到税收转化为资本的目的和要求。

前转也称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应者。
税收资本化也称税收还原,指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税负。
主要区别有两个。
一个是转嫁的对象不同。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