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与烟花有关的传统民俗活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8:01:59
本人想找一个与烟花有关的民俗活动去进行考察,请问各位大虾:哪里有与烟花有关的民俗活动?请说明具体在哪个省的哪个县,民俗活动的名称是什么?谢谢啦!(我国烟花主产地浏阳举办的烟花节之类的就不用说了)
与花炮、焰火、火药等有关的活动都可以。

烟花爆竹是伴生于火药发明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喜庆用品,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和燃放历史。在重大节日和典礼上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表达欢乐、喜庆、向上,祈求和平、吉祥、幸福的民族风俗,具有深远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的喜爱。在一定层面上讲,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化体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宝炬烟花喧夜半”等等,便是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华侨华人聚居地自古至今独特的人文景观。笔者认为,这样一种深植于民众心底的传统文化,绝不可以简单地一禁了之。
出于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考虑,大中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初衷无疑是好的。笔者也认为适当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是必要的。但搞“一刀切”,简单、粗暴地全面禁止,却是不妥当的。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忽视了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这一事实,完全割断历史,忽视民族传统,完全抹煞燃放烟花爆竹的积极意义和作用。片面强调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将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与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划等号,仿佛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落后、愚昧、野蛮的行为,实质上是否定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人感到茫然。烟花爆竹被禁止燃放后,重大民族传统节日气氛日渐淡薄,年轻人埋怨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吃就是睡,没有文化内涵,觉得过中国的节日没意思。于是,青少年的节日活动呈现了明显的“西化”倾向,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和“情人节”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心的市民会发现,春节的城市冷冷清清,而圣诞节等“洋节”的城市热闹非凡,气氛浓烈,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担忧。不少民俗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长此以往,西方文化必将以节日为突破口,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改造中华文化,同化中国的年轻一代,瓦解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绝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事情。

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东西,要是不加以正确引导,简单地一禁了之,必然会给人们情感上、心理上带来不良影响。燃放烟花爆竹,是炎黄子孙情感表达、宣泄的独特方式,人们的种种企盼需要在爆竹的炸响声中得到释放。这是千百年的传统习俗,已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根深蒂固,不是一纸禁令就能改变的。禁止了这种宣泄方式,又没有其他渠道可替代,必然导致人们情感的压抑。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每到春节,广大市民或成群结队到远郊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