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哪一年将围棋传到了日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1:47:03
日本又是于那一年将自己国家的国号改称为“日本”?
在那个时候日本用了多少年将围棋普及全日本?(不包括北海道、琉球群岛,当时日本还没有占领北海道以及琉球)

第一问.自东汉至南北朝,中国的围棋文化传入日本,并且很决地在日本流行起来,直至成为日本“国技”。不过在唐代,日本围棋的水平还非常低,不足以与唐代国手抗衡。善于吸引外来文化的日本人,多次遣留学生入唐学习中国文化,围棋便是其中的一项。当他们归国之时,不仅学到了先进的围棋技术,还带回去了一些围棋典籍。
唐玄宗时期,中日棋坛迎来了棋艺交流的第一次高潮。自太子时,唐玄宗就多次召日本僧人辩正入宫交流棋艺。后辩正于开元十八年归国,被圣武天皇封为僧正。
盛唐的中日围棋交流使日本围棋很快跃上了较高台阶,开创日本围棋新局面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吉备真备。他在开元五年(717)作为留学生随第九次遣唐使团来到长安,留住十七年。有关他下围棋的故事很多,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吉备棋艺成熟后,归国积极推行,以致日本将他归于日本围棋的“始祖”,认定日本围棋自他开始。

第二问.日本,汉字词意是“日出之国”,“太阳升起来的地方”。逻辑上分析,在日本本土看太阳是在东方海上升起的,因此最初日本人不可能称呼自己的土地为“日本”。这应该是古代中国人观看东方岛屿的感觉和称呼,被对自身知之甚少的日本人借鉴。
608年,日本羽翼初丰,圣德太子致隋炀帝“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国书,表达不甘屈尊、对等交往的强烈愿望。隋炀帝览之不悦,斥之无礼,并遣使责难。
公元660年前后唐高宗时,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武后曰日本”。武后为女皇武则天,“日本”一词正式出现。《旧唐书•东夷传》中对改称日本作了说明:“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经过大化革新,日本建立起以天皇制为核心的律令制国家体制,将国名正式确定为日本。这一称号迄今已经使用了1300多年。

隋朝时日本递交国书,自称“日出处天子”,而称隋帝为“日没处天子”。后来唐朝扶持新罗,日本扶持百济,彼此打了一场大仗。日本大小战船千艘,却被大唐水师一百七十艘战舰杀得大败,从此甘心称臣。大唐以上国自居,赐其国号“日本”。这就是“日本”国名的来由,所以日本是中国人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