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有的核潜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2:35:17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海军便开始对于利用核能推进潜艇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1934年,埃利克·费米发表了关于核裂变的论文。6年之后,即于1941年,在埃利克·费米的领导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成了一座实验用核反应堆。从刚刚开始实现核裂变的时候,美国海军的有关方面就如何利用反应堆内链式反应所放出的热能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新型的动力源开展了研究。
1949年秋季,美国第一艘潜挺反应堆的主要参数已经确定。

1950年8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决定建造第一艘核潜艇的文件。该艇被命名为SSN-571“鹦鹉螺”号(Nau-tilus)。1951年8月20日,电船分公司与美国海军签订了“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建造合同。1952年6月14日,该艇在电船分公司正式开工建造,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参加了核潜艇的开工典礼。

就在“鹦鹉螺”号核潜艇处在紧张的建造阶段时,位于阿尔科的STR-I型陆地模式堆的建造工作也在加紧进行。1953年5月31日,STR—I型陆地模式堆达到了临界状态,并且开始产生出相当数量的电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耗资达3000万美元的STR-I模式堆是世界上第~座核动力反应堆。当年6月25日,STR—I型陆地模式堆在经过了几个星期的功率提升之后终于达到了满功率状态。当S丁R—I型陆地模式堆在满功率状态下运行了24个小时之后,现场的工程师们认为已经能够采集足够的数据了,应该让反应堆停止运行。但是海曼·里科弗却坚持要继续使反应堆满功率地运行下去。他要利用这个反应堆模拟核潜艇横渡大西洋的航行。

在STR-I型陆地模式堆的控制室里,一幅海图挂在墙上,图上标注着一条从美国东海岸到英国的航线。这就是此次实验中,模拟核潜艇要走的航线。经过连续4个昼夜的运行,海图上的标志终于移动到英国的爱尔兰,这说明“核潜艇”经受住了长时间连续运行的考验,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在这96小时的连续“航行”过程中,STR—I型陆地模式堆从未间断过运行。在这一期间,这艘“核潜艇”总共在水下“航行”了2500海里。

l954年1月21日,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经过努力,"鹦鹉螺"号在这年底全部竣工。

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