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岗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21:28

万里

万小岗为推行“大包干”造势撒谎!

古彭万俟轩

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岗村的故事》一书,笔者过去只在报刊上见过出版信息,并没有机会读到此书。昨天( 10月19日 )晚上,我偶然翻阅《经典旧闻》时,突然看到该报19版上转载了该书的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实际是《小岗村的故事》引言部分,标题为《万小岗受命于危难之时》。《经典旧闻》在转载时还加上一个耸人听闻的醒目标题:《大姑娘衣不蔽体触动万小岗开启农村改革》。因为时间关系,这本书我没有看完,但仅从引言部分就发现不少难以自圆其说的“硬伤”。特别是引言中还引用了万小岗的一些原话(该书是纪实而不是小说,书中的万小岗讲话都用“引号”引起来,所以可以认定是万小岗原话)。我觉得,万小岗的讲话不仅逻辑混乱,而且漏洞百出。有的是明显捏造,有的是故意撒谎。笔者先将万小岗的部分讲话摘录出来,然后分别予以解剖。

引言部分有三个片段值得注意:

一、 1977年6月21日 ,卸去XXXX长的万小岗抵达合肥,出任……。已经六十一岁的万小岗“空降”安徽,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时!可是,万小岗“没有想到,就在他大刀阔斧拨乱反正的时候,合肥的大街上竟贴满了群众渴望改变农村面貌的大字报;与此同时,许多县市紧急要求调拨粮食的报告,接连不断地送上来,反映逃荒要饭的人之多,事态之急,火烧眉毛!”

二、万小岗为了对安徽的农村工作有一个初步了解,从淮北到皖中,再到江南,把全省大部分地区都跑遍了,结果是越看越听越问心情越沉重,回忆这次农村调查,万小岗说了一句十分感伤的话:“我这个长期在城市工作的人,虽然不能说对农村的贫困毫无所闻,但是到农村一具体接触,还是非常刺激。我们有些人瞎指挥,什么都管,就是不管农民的死活。三年困难时期饿死那么多人,教训很惨重,但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总结。”

三、万小岗听说安徽有个以“讨饭”闻名的花鼓之乡凤阳县,它在安徽贫困落后的地区中有一定代表性。万小岗就把这个县作为他的一个重要调研点。在凤阳县的铁路沿线,他亲眼看到蓬头垢面、拖儿带女的农民,成群结队地同拦截他们的干部玩“老鼠和猫的游戏”,争先恐后扒车外流。有人说:“这里的农民有讨饭习惯。”万小岗听了气愤地说:“讲这种话,立场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