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5:01:00
急急急急急急

产生的地域不同,儒家是在北方周朝产生的,而道家是在南方楚国产生的。

产生的根源和内容,功能不同,儒家是周人入主中原征服东夷后,提出的系列伦理,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使周人商人东夷人淮夷人开始有了一个共同的精神,较多地涉及礼仪,为人方式(这里代表利于君子利益的为人方式的研究,如交友,作学问),道德观念等,它在后世汉文化扩张中有重要作用。而楚国道家源于楚人的巫学,是一种探索世界的工具,哲学观念,天文,科学思想,处世原则,数学,价值观念,政治,艺术,法律等统一的混合物,它更多地在中国人的哲学,科学进步上有重大成就,如道家衍生的道教的火药,道德经等。

形式结构上:在重要的观点上,儒家并没有太多的思辩,而是去确定道德法的具体细节;而道家思辩地坚持道在德先,认为道德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话题,而如水往低处流一样,道德法则,价值仅是人合乎自然规律的表现,道学更倾心于万物运动的规律上,以道德经为支柱,有许多分支,较为体系化。

儒学家与道学家的差异:儒学家一般都会出圣人,以德行高而闻于天下;道学家则所学庞杂,高手(如道德经作者)会在哲学上有很大成就,弱者则多半是在天文,数学,思辩,科学和技术(炼丹等),政治等具体规律(像现在的分科物理学,化学之类)上有所成就。

这二者是支配中国的两派,曾在西汉初时大打出手,最终以儒学受到中国汉武帝支持取代道学地位,胜出,主管史学,政治观念,人力资源;道学受太后支持,但太后失势,重要人物淮南王自尽,失势则成为幕僚,主管天文,历法,数学,建筑,技工等。这些也算些差别吧。

儒家最看重一个“名”字要礼乐治国要留名无非立功立德立言所以儒家看重入仕,而道家讲究无为自然逍遥不看重名利

道家思想是快乐逍遥没错,但问题在于道家思想无法让别人跟你一样自在逍遥。
儒家思想的根本核心与道家一样,也是活得自在,但是他有个责任感,认为自己应该帮助别人也可以快活自在,所以儒家追求理想的大同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为的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快乐。

3楼的在讲笑话呢?商鞅是道家的?

儒家推崇的是“仁”的思想,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而道家则是凭借权利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如: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