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钠是 过滤时为什么要弃去最初的十毫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42:19

首先你要知道过滤前混合液中的亚硝酸钠浓度是不变的,最后要测定的就是亚硝酸钠浓度,再由此算出原样品中的亚硝酸钠含量,所以过滤时弃去最初的10ml并不影响测定。
过滤时弃去最初的10ml(标准好像有说20ml的,这个不需要精确)主要是可以洗涤过滤装置及收集滤液所用的仪器,像用定量移液管之前要润洗一下一样。

在某些过滤中,真正起截留效果的开始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滤饼,所以前期一部分是含有少量颗粒杂质的,需要弃去或者返回到原液重新滤过。

(1)滤饼过滤:悬浮液中颗粒的尺寸大多都比介质的孔道大。过滤时悬浮液置于过滤介质的一侧,在过滤操作的开始阶段,会有部分小颗粒进入介质孔道内,并可能穿过孔道而不被截留,使滤液仍然是混浊的。随着过程的进行,颗粒在介质上逐步堆积,形成了一个颗粒层,称为滤饼。在滤饼形成之后,它便成为对其后的颗粒起主要截留作用的介质。因此,不断增厚的滤饼才是真正有效的过滤介质,穿过滤饼的液体则变为澄清的液体。
(2)深层过滤:此时,颗粒尺寸比介质孔道的尺寸小得多,颗粒容易进入介质孔道。但由于孔道弯曲细长,颗粒随流体在曲折孔道中流过时,在表面力和静电力的作用下附着在孔道壁上。因此,深层过滤时并不在介质上形成滤饼,固体颗粒沉积于过滤介质的内部。这种过滤适合于处理固体颗粒含量极少的悬浮液。

所有的都是这样,不光亚硝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