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40年以来出现了几次通货膨胀?说明引起它们的原因、特征、影响?谢谢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14:13

由于本人不是历史专业,对建国期间的情况不太熟悉:参考了一些资料给你讲讲60年代后的事情吧: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大量的男劳力非正常死亡,引起供应不足,物价上涨;
1985年,物价改革大规模展开,中国的货物供给体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逐渐由国家分配象市场经济转型,加之当时的商品较为匮乏,供给不足,必然产生通货膨胀,。个人认为此期间特征有二:一是持续时间较长大概直至90年代初期。二是通货膨胀程度较高,国债利息一直保持在10%以上。
1996年,进入市场经济后,出现新一轮投资热引发通胀。原因是经济改革引起供求旺盛,产生通货膨胀。
97年至02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萧条,一直是通货紧缩状态。
06年至今,中国迈入了新的发展时代:一是凭借着改革开放劳动密集型优势,出口连年增加,由于贸易顺差换取了大量外汇,这些外汇在中国不能使用于是换成了人民币,因此,造成人民币供给充足。另一重要方面,外国投资者盯住在了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加大了投资力度,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以及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繁荣也致使货币供给充足,一旦中国经济受外界波及,需求减少,必将引起通货膨胀。这一轮通货膨胀政府给的官方数据为年膨胀率不到5%,但是老百姓能切身体会06年和09年物价的不同,究竟是多少!
讲了半天,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都没回答影响?
在这里我想说说一些可能和别人不同的看法:那就是在全球不均衡的市场,新兴国家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的越快通货膨胀越频繁,每次膨胀的平息意味着一次快速发展结束它只是个伴生物,它的影响研究意义不大,因为它已经产生而且无法有效控制。

最后想讲一讲“滞胀”:危机的代名词,就是通货膨胀同时伴随着经济停止发展甚至退后。
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首要经济任务就是严防滞胀,既不能控制货币收缩过度至使经济停顿,又不能放任货币供给。
当前一部分言论认为:人民币升值会调节出口贸易顺差,防止国内货币量过大,能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但是我认为这种言论不对,中国现阶段盯紧美圆的政策很好!为什么呢?因为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绝不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让人民币升值而压制经济发展!调节货币量总还有办法,而经济增长就那么几条路子,人民币应当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