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的塞下曲早还是李白的塞下曲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58:15

卢纶 【塞下曲】
-------------------------------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卢纶(748--约800年),字充言,唐河中府蒲州(今永济市)人。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大历初年,因得宰相元载看重,予以推荐,官至监察御史,德宗时投靠舅父韦渠牟,受到德宗召见,帝爱其诗,成了皇帝的御用文人,数年后赴河东中(今永济一带)正值浑王咸任河中,同、陕、饕行营副元帅,召其到幕府中担任判官,后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卢纶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与吉中孚、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夏候审、耿*、韩*、李端等皆以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卢纶的诗,虽多是奉和赠答与歌功颂德之作。但他生当乱世,其中不少反映了现实和人民的疾苦,尤其他写的一些边塞诗,气势磅礴雄浑、笔调深沉,在中唐很为突出。卢纶还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有独到之处,著有《卢户部诗集》。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