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卡他性中耳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14:48
我的右耳得了慢性卡他性中耳炎一年多了,现在主要症状是咽鼓管或耳朵里面(大概位置)发热,然后就觉得有水流到嗓子(确切点说是透明如水状的粘液,比唾液粘稠度高点。且早上到中午12点,一般流水不对,很少。到了下午开始有点增多。5点的时候会好点。(每天差不多那个点吃饭)。晚上9点到11点之间是最难受的时候,会老流水。 两耳现在都有耳鸣。好的左耳朵一直有声音不是特别大的高频耳鸣,而得中耳炎的右耳朵有时候会有耳鸣,但不是特别高频的那种。由于耳病,也会有眩晕的感觉。站着的时候有时会觉得有升降感,就好像坐电梯似的。

本人体质:手脚总是冰凉的(可能因为冬天的缘故),手脚心相对爱出汗。平时爱喝热水,除了夏天喝凉水。秋天,冬天一般不喝凉水,觉得不舒服。得中耳炎前,鼻子一直不是很好,但是当时根本没在意,早上睡觉醒来,都会鼻子堵。现在两三天也会赌一次。我发现我只要晚上9点以后还吃零食之类的,第二天鼻子就会堵。(不知道有没有两者之间关系)

西医进行过的治疗:置管手术三次(前两次都出现堵管现象)。喝过鼻渊舒口服液,桃金娘胶囊,可麻滴鼻液等等。现诊断大概是鼓膜颜色浑浊,内陷,有瘢痕沉积。

我怕时间长了会形成胶耳,失去听力(有时不怎么流水的时候,也会觉得得病的耳朵有点堵,听力下降,我估计是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的,好的时候听力又会恢复)。

现求中医良方,不为别的能把我的流的水止住就行,要不每天不停有水流出非常不好受,也为了能保住我的听力。

在中医的肝胆湿热引起的,因此治疗主要以清热利湿为主。湿热去掉之后,耳鸣自然会减轻的。
注意忌食辛辣。鱼腥海鲜类,酒类。含有油脂的零食(瓜子,花生米类的炒货等)。
供你参考。

你可以在线咨询我。百度【hi】

肾开窍耳 服知柏地黄丸和补中益气丸

治疗方案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3)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3-4次。
(5)咽鼓管吹张:可采用EARPOPPER 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每侧1ml,共3-6次。
2.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3.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 急性期可用如头孢拉定0.5g,4次/d;氧氟沙星0.1-0.2g,3-4次/d.小儿可用氨苄西林50-150mg/kg.d,给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次/d,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美特酯0.25g-0.5g/次,2次/d,小儿10mg/kg,2次/d.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