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国语时,因为表达同一种意思汉字少,而用英语说时一大堆单词,英国人怎么能一下子说出来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9:46:01

熟能生巧。
客观的说,汉语语速的确偏快,但汉语的掌握难度是英语的好多倍,你应该为自己骄傲,而不是愁英语怎么这么难。
联合国的文件,英文多的像一本书,中文像你的一篇作文那么多。总体上看,还是汉语精简。
正是由于汉语词汇的复杂性,言简意赅,决定了汉语的难度。英国人拼了命从一数到十也没有你快。
熟能生巧。
别担心。

词汇量小,处于用2000基础单词混的阶段。

其实是你自己的感觉罢了,语言习惯不一样,表达方式就不一样.
你说同样的意思是按照中国的习惯解释英语然后再用英语往上码字,当然觉得长.
举个英语用词少的例子.bargin,表达的是便宜货,讨价还价.bargin是两个音,便宜货是三个音,讨价还价更是四个了. 希望你能明白...个人的一点见解.

是因为你把英语学死了。
我中学时也像你这么认为。但到了大学,发现高中学的那些英语基本是白痴英语。除了听力上的训练不是白费的。还有词汇和几个基本语法没有白记以外。基本上写作技能是像没有学过英语的一样。不是因为我学得差,我高考英语在132分。成绩还不错,但根本不能代表英语应用能力。听多了外教上课后发现,外国人说英语基本上不会像我们高中所学的那样完整的说一个句子出来。而是一些单词或短语甚至是不成章法的词而构成的一个意群。在写作的角度上来说,高中教学中坚持的直译手法,基本上不能满足写作需求。英语中含有大量中文无法直接跨越的意义组合,比如中文的成语,歇后语,无法用英文直译的,这在高中正规英语教育中基本一片空白,老师不根据课标要求额外添加教学的和自学的除外。也就是说,我们被高中的教育误导了,太注重语法,而在英语学习中,语法要讲究,但绝不能死抠,否则宁可不要。
还有,我们自身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漏洞,就是很多人记单词只记一个意思,并且根本没有把单词内涵与实际在潜意识里结合。于是这些单词记了等于没记。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和朋友之间的对话,想说:“你懂了吗?”
很多人一看到这句中文,会马上脱口而出“Do you understand?”这个句子。然而实际上仅仅需要两个小学生都会的单词“Got it?”就可以完成表达。如果使用第一种说法就使得我们的口语非常累赘。get用法极为活跃,但当我们念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