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历史上的改革家都具有怎样的品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54:05

不畏强权!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历史上的改革家品格都像圣人那样高尚!
电视新大秦帝国里面商鞅并不现实!

从一开始就应该知道,改革这个东西,弄不好就得死于非命
即使弄好了,死后也会不得安宁
看看王安石,从北宋开始一直被骂到21世纪,直到现在还有人在骂
再看看张居正,死后被抄家
所以,在开始改革前,就要作为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条路不仅是不归路,而且还有可能被人骂一千年的可能(参见王安石)
我觉得,改革家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独断专行
因为改革这个东西,肯定是要触犯很多人的利益的一件事
所以在改革过程中,肯定会有诸多阻力
而遇到这些阻力时,最糟糕的状态就是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这样只会一事无成
所以必须要独断专行,认清一个方向以后,一定要不顾一切去实现
虽然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得已的事情,但是为了改革的最终胜利,必须硬着心肠,厚着脸皮去做事情,例如张居正
改革是很困难的事情,凡人不要轻易尝试
只有那些有大智慧并且性格无比坚定的人才能去做
比如我们的邓爷爷,千载之下,终究不朽,虽有噪声,不没其伟

懂得把握时机,立场坚定:
商鞅与其同时期及以后数千年中其他变法者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把握住了秦孝公对秦国富国强民的强大愿望,同时又在国内具有无上权威的这个时机,并且在变法期间没有擅自改变新法的实施策略,以至于新法得以上行下效,没有在变法之后就被废除或是变为害法。因此,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新法仍然得以在秦国继续推行。
楼上说了他不畏强权。对,但试问,若他没有秦孝公在背后支持,能与公子王孙们抗衡吗?主要就在于他看准了弱秦在当时所处的形势,毅然投靠了秦国。

商鞅的历史评价
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蔑称秦国为虎狼之国。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