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盐渍化地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0:51:17
RT.主要分布在哪儿?形成原因是什么?麻烦说的通俗简单点

先说成因,地下水或灌溉水含盐比较多,以及土壤中本来的一些盐分,在蒸发大于降水的情况下,水就带动盐分向上运行,水蒸发了,盐就留在了土壤表层或比较浅的层次。

然后推想,蒸发大于降水、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就可能有盐渍土的分布。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北方滨海地区有比较广大的盐渍土分布区。以前华北也不少,但是现在地下水位降得很厉害,一个雨季就把盐冲下去了,旱季却上不来了,所以比以前少了很多。另外东北一些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盐渍土是一系列受土体中盐碱成分作用,包括各种盐土、碱土及其它不同程度盐化的各种类型土壤的统称,也称盐碱土。在形成盐渍土的诸种成土过程中,土壤盐碱化过程起着主导或显著作用。各类盐渍土的共同特征是土体中含有显著的盐碱成分,具有不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致使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不能生长成活 。盐渍化土壤是重要的土地资源, 目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达1000万km2,占陆地总面积的30% 左右,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干旱地区。我国是盐渍土分布较广的国家,盐渍土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约有盐渍化土壤1.7万km2, 近1/3 的灌区土壤存在盐渍化问题 。我国西部盐渍化以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六省最为突出。
六省区盐渍化面积大,占可利用土地比率高,共有盐渍土25.0631万km2(表1-2),占六省区可利用土地面积9.4%,占全国盐渍土69.03%。其中新疆盐渍土面积最大为133610 km2,占全国盐渍土的36.8%;内蒙为76301 km2;青海为22984 km2;甘肃为10379 km2;宁夏为3849 km2;陕西为3508 km2 。
六省区次生盐渍化(耕地盐渍化)比例较大。全国耕地面积为1390563 km2,西部六省区为247482 km2,占全国的17.8%,而全国盐渍化耕地面积92094 km2,占耕地面积6.62%(表1-2)。
可见,对于西部六省,因受土地盐渍化和耕地盐渍化制约,欲提高当前土地利用效率和耕地生产力,盐渍化都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