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有那么多人得诺贝尔奖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1:50:32
从英国教育角度来讲的,最好和中国的比较,答案长点哈

呵呵~一楼不要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啊~

从英国教育来说,我不是学教育的只能和你说说我的感受,我在国内上过一点高中,然后就到英国上高中了,所以就从中英高中教育制度的差别开始吧。好像和诺贝尔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不过在我看来英国优秀的高中教育也不能说和科学创新的诺贝尔素质没有关系。一 英国教育时间相对短,不过这种压缩了的教育不是在牺牲知识广度的基础上达成的,只不过英国的教育让学生更早的确定了自己将来要探索的领域,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将来不会使用的科目上(英国高中学生一般之选三门课)。二 不得不说英国老师对学生的想法重来不给予否定,而是尊重和引导。三 教育资源投入大,我没有具体数字,不过我在国内国外都做过实验,体验的出来。 高中就说到这吧还有很过差别。

大学当然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中国大学出了名的严近宽出,不过大学的知识才是学术研究的关键所以~~,英国大学是学位制有四个等级的学位,想到好大学继续深造(读博)的需要起码一等货第二等(这是三年大学的总评)学位,因此在大学期间所有的分数决定了以后的出路,不想国内的上完大学还要考研或博。

在一个基本原因也很简单,英语的问题,大部分科学期刊都是英语的,这对国内的本科生接触最前沿的学术动向是有阻力的。

钱,现在的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项目对资金的要求相当的大,不等不说,英美的学校,在有 政 府 支持以外,企业,学校管理的基金,捐款,慈善基金等等, 都对一些很强器材依赖性的科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学风,体制,自由氛围,还有一些文化上的原因。

诺贝尔奖不能说不 政 治 化 不过,在科学奖这方面,中国的大学还没有钱到支持一个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基础科学项目,比起有公司 或 政 府 投资的应用科学项目来说。还有一点,现在的诺贝尔科学奖大部分还是奖励那些开始于1950-1970 年的有突破性成果的项目,不过早在这些年我们国家还没有那么“科学化”所以也算一条,还有就是现今的人才流失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础科学需要土壤,国内的基础科学土壤好像还是有点贫瘠)。

overall,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得奖的概率,显然现在还不是气候,不过国际期刊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名字却是一种就在眼前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