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智 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7:05:37
智 原意:
词性:
文义:
雨 原意:
词性:
文义:

原文:

智①子疑邻
宋②有富人,天雨 ⑽墙坏③。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第三声)亦云⑤。暮⑥而果⑦大亡⑧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⑨邻人之父⑩。

注释:

①智:以……为聪明。
②宋:指宋国。
③坏:毁坏。
④筑:修补。
⑤亦云:也这样说。
⑥暮:晚上。
⑦果:果然。
⑧亡:丢失。
⑨疑:怀疑
⑩父:fǔ ,老人。
介绍: 出自《韩非子》的典故“智子疑邻”,通常拿来做交浅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训。从当年知道这则寓言,就没往深处想过。因今年高考用来命题作文,趁机再读一遍,认真寻思。大雨淋墙,儿子说要小心防盗,邻人也跑出来如是说。当晚果然失窃,那么主人家看来,儿子是机警的,邻人是值得怀疑的。有问题吗?
从邻人说,好心没好报,归到交浅言深上,从此人情练达,沉默是金。这一层不说。高考作文命题高屋建瓴,说“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这摆明了是批评主人家不对,同样的意见因为亲疏远近而态度迥异,所谓“薄者见疑”。意即亲疏厚薄是一种妨碍,妨碍了主人家对真相正误的认识。
其实韩非本意倒非批评“智其子疑其邻”的主人家,这则寓言见于《说难》篇,意思是劝说别人是何等的困难,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这是被韩非当作一个事实接受的,所以他的主要目标是研究那些能够有助于让别人听取自己意见的注意事项。交浅不可言深就是注意事项之一,所以韩非这则寓言的本意是批评邻人。
被韩非当作事实接受的“薄者见疑”,在今天有更加技术化的解释。“每个人所处位置不同”的说法换成经济学语言,就是因信息的不对称状态而导致交易费用的迥异,从而影响每个人的判断和行为选择。韩非子在《说难》中的一切努力,就是今天信息经济学企图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对方说真话,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话,最终与对方达成契约。
其实除了上帝,没人能够批评失窃者的怀疑。因为上帝知道究竟是谁干的,我们都不知道,所以破案之前不能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