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1:23:37
最好是研究课题,急用!

中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

(1)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对不良表现进行一贯的冷淡或限制。首先学校要完善管理体系,以保障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使寝室管理、检查、评比、奖惩形成一个有机体。具体做法是:值日教师和学生每天一查,结果公示,学生集会时由值日领导表扬做得好的,批评做得差的;教导处一月评比一次“文明班”和“文明寝室”,评比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兑现绩效奖。同时,要求值日教师每天必须按《两河中学寝室内务整理规范》的要求,至少找到两个负分点,否则视作值日工作失误。在学校制度的保障下,讲究卫生、遵守纪律已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其次,针对个别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暗示点拨法。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尊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度——人的自尊心。”如在就寝时,难免有个别学生出现动作缓慢,不按时就寝现象,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时多数采取的是“暗示点拨法”。一个眼神、微微一笑、轻轻地摇摇头、摆摆手,这些细微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其领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尊重、理解和希望,从此就悄悄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2)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模仿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年龄小,具有认知的好奇性及形象性。接受新生事物快,也特别善于模仿。一些具体真切的人和事,常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在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经常采用“榜样示范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洗漱的过程中,在学生中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模式。 我们应该从大处着眼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小处着手在日常生活中检点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表现,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行为模式。要注意培养学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应当要求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扫地、擦桌椅,学会自己铺床叠被等,在进行劳动教育时,要向孩子灌输劳动光荣的思想,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劳动的愉快。。教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