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七月之前CPI,PPI为何连续走高,下半年回跌。2009年为何CPI,PPI持续走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6:38:20
请详细说明

这是由于2008年前金融危机还没有爆发,中国的宏观经济是过热趋势的,出于一个通货膨胀的上升通道中,而下半年由于国家为了调控过热的地产市场,收缩了信贷的规模采取了比较保守的财政政策,使得各方面投资减少。
  而由于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企业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由于前半年的银根紧缩,很多企业无法周转,不得不收缩产品规模,使得处于通缩的状态。

  CPI是居民消费指数。PPI是企业产品出场价格指数。这两个都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数。

  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2008年2月份 CPI同比上涨8.7%,月环比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3%,非食品价格上涨1.6%。也就是说,2月份 CPI已达到11年以来新高。 如果CPI继续高企,即通胀压力继续加大,将可能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
  根源就在于近几年来国内房价的快速上涨。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当国内房价快速上涨时,其他商品岂能不快速上涨?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早已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不仅带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带动了相关50多个产业产品价格的迅速上涨,并带动整个市场商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可以说,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只是这轮价格上涨的最后一端。
  当国内食品价格出现全面、快速和持续上涨时,它预示了我国可能已出现了全面通胀压力。因为,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又会以循环的方式向其上下游产品的价格传导,并可能会形成新一轮的价格上涨浪潮。
  IMF发表文章称2009年将是二战后经济发展受经济危机影响最深的一年。由于美国、欧盟、日本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前三大伙伴国,它们经济形势的低迷甚至衰退将给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伙伴国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危机中都遭受打击,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经济衰退现象,虽然各国都采取措施刺激经济,经济已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是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使它们的消费方式有所改变,再加上对经济预期不乐观,进而导致各国对进口消费疲软。这样的结果将直接致使我国商品缺乏国际消费市场,出口萎缩,许多从事加工业的企业破产倒闭。
  从2007年年下半年开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