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雾都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8:11:22
资料能具体就最好具体一点,包括雾的形成原因,湿度、水分饱和之类。
除了伦敦

英国伦敦,因其冬日浓雾迷漫,有时一连数天浓雾不散,故有“雾都”之称。伦敦是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世界名城,既是英国的政治、金融中心,又是文化古都,这里有世界驰名的不列颠博物馆,著名古迹伦敦塔,高达110米的圣保罗教堂和种满奇花异草的世界级植物园伦敦丘园。伦敦也是英国最大的港口,自泰晤士口上溯几十千米,两岸码头、货栈连绵不断。

早在中世纪,伦敦就开始出现煤烟污染大气的问题,当时的英国国会还颁布过国会开会期间禁止工匠使用煤炭的法令。由煤支撑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由于工厂大多建在市内,居民家庭又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更是急剧增加。在无风的季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形成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的"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

喜爱英国文化的旅游者或许会暂时沉缅于雾都的朦胧景色,但长住在此的伦敦人对此深感困扰。浓雾会妨碍交通,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和烟雾颗粒更会危害居民健康。为此,英国于1875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尝试减少城市污染。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政府对工业加强管理,煤在工业燃料中所占的比例下降,煤烟污染有所减轻,但并无质的改观。

1952年12月4日,伦敦上空的冷高压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呛人的浓厚烟雾弥漫全城5天之久,几天内死亡人数比平时增加了4000人,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数据表明,死亡高峰与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浓雾高峰基本一致。类似的烟雾灾害随后又发生过几次,对英国人产生了很大震动。

1956年,英国政府首次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煤烟污染的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1968年又颁布了一项清洁空气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规定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1975年,伦敦的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雾都已经名不符实。

但是,故事到此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