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桃江县哪个村有丰富的煤资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1:44:07

益阳地处洞庭湖,是湖南正北的一座城市,也是湘西北到省城长沙的必经之路。但,今天的益阳在湖南人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状况呢?这里,除了官方的综合统计数据外,我们主要以外地人看益阳的眼光来讲,张家界、常德市的人是这样说的;六十年代住一晚,七十年代吃顿饭,八十年代喝碗茶,九十年代撒刨尿,二千年后放个屁。

  也就是说,随着公路文化的演变和发展,益阳已处在了一个过路小镇的位置。
  但是,曾经在水路运输为主的文化时代,益阳曾有过国内城市少有的辉煌,具体来讲,曾创下过湖湘文化之首。

  益阳有两个今天听来习以为常、但过去却有违江湖大忌、外地人听了还以为益阳人不知天高地厚的地名;大码头和大渡口。
  其实,益阳人即使再狂妄,也应该知道长江黄河等大口岸城市没有一个敢用大码头、大渡口这种自标老大的地名的,小小的益阳与资江,这种江河老大的地名,实则是外地人对益阳的恭维,而益阳对此地名的“授封”也当之无愧!
  原由起自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物流,那时自然是以水运为主。益阳的资江也和国内的其他河流一样,迎来了运输的黄金时期。按理说,益阳的资水和湖南的另三条河流比较起来,并没有特殊的优势,充其量也就是排在老二;湘、资、沅、澧。并且,主要是以水清而得名位(湘水最宽、资水最清、沅水最长、澧水最陡),这并不是可称大码头的原因。原因就是益阳资江的下游,大概还是明朝永乐年间,洞庭湖上游的长江南岸决堤,在洞庭湖的西边冲开三个口子,长江水自西洞庭、南洞庭,再东洞庭复入长江归大海。但也就这么一个流程,资江的下游正是南洞庭,便被冲成像济公的扇子一样-----河湖港汊,百孔千疮,于是,原本顺流入南洞庭,东洞庭,下长江的资水,也就在一片河湖港汊中找不到主航道了。本来,这种自然的流向,对传统的小农经济来讲,也没什么不方便,反正自给自足,即使流通,十吨以下的小船航行也不受影响,可鸦片战争激发起来的却是工业经济,是扩大再生产,没有固定的主航道搞运输,显然是不适应的。
  故事也就发生在这里,偏偏益阳有那么几个观念现代,吃苦受磨的人就探查到了一条通往长江的航道,也就是这点发现和航行经验,从此,便启动了益阳成为“大码头”的巨大商机;
  那时,资江上中游的两岸,有着丰富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