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都说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报不完,那有儿女的孝,父母永远给不了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1:53:46
我认为有的父母只给了我们生命,、而那些生命有的快乐,即使有缺憾,有的却不如死了,。而他们却还是那么孝顺父母亲,这里就有个“恩”在哪边的偏向了,所以我提这个问题

楼上两面三刀位说的都非常好,很在理,但说句实话,有些事情没有亲身经历,就永远不会知道它对你的影响有多大,这个时候,再拿大道理出来说事,就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世间就没有绝对的事情,孝顺父母,也不是绝对的。其实谁也不欠谁的,人和人之间就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才能换来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也别指望我真的对你好,如果我还是对你好了,那说明你还是有对我好过的,可能是显性的,但也可能是隐性的。但不管怎样,人要知恩图报,要有一颗宽阔的心,对别人的要求不能过高,有的时候不是别人对你不好,只是你的要求超出了他能给予的界限,所以还是要多考虑对方。不能因为父母无法给予就觉得是父母的问题。而有的父母给了孩子的只有痛苦,也许这种人真的不值得去为他付出了吧,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只不过是极少罢了。

“恩”是你心里的定位,很多时候其实你只要记住一个点就行了“没爸妈,就没你”
你就会觉得你所有的有一
切都是他们给的,这个“恩”,何以报呢?
我妈常说,我当她女儿是有年为她前世欠我的!所以她对我的好理所当然!
但也有句话“当爸妈成为你的小孩”,你对他们的孝,是因为你想得到什么吗?
这是你的问题了,可能我无法回答呵~~

父母之恩是要报的,但如何报,报到何种情度才算孝,这就没什么标准了。生有所爱,老有所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所规定的。爸妈是人们认识最早的一个词!
有父母对子女不尽其责任,是不应该,但做我们做子女的不能因此而憎恨。即使父母只给你生命,他们还是你的父母。你活得生不如死,说明你已经长大了,你不能怪父母不给什么了,只能靠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你的命运了。

“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要素——这不是大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容。
“孝”的内涵很丰富,我认为,“宽容”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在琐碎的生活细节中,父母对你所做的,也许有不尽人意之处,甚至伤害过你的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宽容他们吧!我相信,你有这个胸襟,因为,你是中国的孩子,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加盖上“中华文化”的大印。孩子,我们这些做长辈的盼望着也相信你,一定会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