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涉外管理的相关人事分析下这个案例,以及改进措施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7:45:28
戴尔的文化是典型的美国企业的文化,然而这一文化在中国却招受质疑。
根据相关报道,戴尔员工一再认为自己工作在一个缺乏文化的企业。戴尔没有文化吗?当然不是,超速发展、利润第一、成本最低、实用主义等就是戴尔的文化,也是典型的美国企业的文化,同时在中国就成了很有问题的企业文化。
2003年8月25日,戴尔新员工郑杰积劳成疾,倒在岗位上,10月18日在医院医治无效死亡。但戴尔却拒绝按工伤进行赔偿。劳动强度大、加班加点,是戴尔的家常便饭;职工死亡,看不到戴尔的悲痛,听到的却是“我公司招收培训郑杰的目的已经落空,损失最大”;厦门劳动局就郑杰问题展开调查时,被戴尔拒之门外。在这种背景下,戴尔员工甚至管理人员的流动率相当地高,这意味着戴尔要付出更高的招聘和培训成本。
此外,戴尔对消费者的态度也存在国别差异。首先,中国是信用相当不发达的国家,戴尔的直销目前不符合大部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而戴尔坚信“直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一直不愿做出改变。结果,肯定是戴尔差强人意的增长。其次,中国消费者存在得不到戴尔公平对待的情况。2003年4月,2001年2月,戴尔公司在新加坡、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网站上,曾把一款笔记本电脑报价从1338美元说成了123美元。当时的报道称,戴尔最终以123美元的价格向订货人提供了该型号的笔记本电脑,赢得了消费者对公司直销模式的信任。而在2003年5月戴尔报价出错事件中,上海智启和其他用户并未获得类似待遇。为此,上海智启订货人谢旭对此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不能享有同样的权利?”
请用涉外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并为戴尔提出改进措施。

对此我个人仅仅说下我的个人观点,
我认为,这个不仅仅是DELL的问题,是企业在一个大环境下做的从众趋利行为,如果一个国家公民权益执行的很好,一直很好,那么任何企业来了之后都会遵从这个大环境选择企业行为的,态度很好的把事情解决了。
但是如果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这个国家的消费者或员工,经常受到侵权或伤害,但是没有人,也没有组织能真正的有效的为其争夺合法利益,所有的正面呼声都仅仅停留在呼声上,不会有实质性的意义,那么所有的企业都会把这个现象作为企业行为的参考标准。
所以,我们要求的不应该仅仅是DELL而是说整个市场,不分内外,
试想一下,你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欺负弱小,你在某些情况下是不是也会这么做呢?一但你做了,受到责问的又仅仅是你,你觉得如何,
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更觉得应该,先自重以让别人尊重。

一等洋人二等官,此问题站在DELL的角度讲,是对的,争取到了公司利益,但外界形象受到些许影响,建议下次积极实施封口政策,买通各种媒体断绝信息发布渠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