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的深刻含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9:00:38
要深刻的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
对于生活,老子主张“为腹”不为“目”。即主张内心的清静恬淡,反对外在的声色贪欲。
《老子》检欲第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繁复的音乐,使人耳聋失聪;鲜美的食物,使人口舌损伤。跑马行猎,使人神驰心狂。稀罕之物,使人行为失常。因此,圣人但求安饱,不逐声色,所以他们抛弃前者而采取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