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有什么区别,一般会怎样判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1:25:28
弟弟16岁和同6人持刀抢劫,伤了人,现主犯未抓到。他根本不认识主犯,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同学叫他去帮忙,他就去了。去了就是拉了受害人一下。急,谢谢!!

过失犯罪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而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你弟弟在本案中应该属于共同犯罪里的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你弟弟16岁已经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以抢劫罪承担刑事责任,但介于他是从犯在量刑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二、间接故意犯罪:
  其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换而言之,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加以放任,就是间接故意。

  三、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间接故意和过失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不同点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
  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
  根据题目,你弟弟在本案中应该属于共同犯罪里的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你弟弟16岁已经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以抢劫罪承担刑事责任,但介于他是从犯在量刑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当然有区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