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孟子中的哪些部分比较重要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17:05
孟子这本书很长,但我是个小学生,又必需要读孟子,请问这本书里要着重的哪些部分呢、?

我觉得是孟子的主要思想,还有他的作品,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④。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⑤,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⑥孟子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应劭《风俗通·穷通》、班固《汉书·艺文志》都说《孟子》十一篇。赵岐《孟子题辞》分辨了真伪说:孟子“著书七篇”“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也。”今本《孟子外书》,系明人伪作。

《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注释本甚多,主要有赵岐《孟子章句》、

关于做人方面的啊~还要学习他的思想,这下面是孟子辨识人才的一个小故事,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孟子辨识人才

。。孟子拜见齐宣王,对他说道:“我们平常所说的历史悠久的国家,不

是说它有参天的古树,而是指它有累世功勋卓著的贤臣。大王如今已经没

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所任用的人,没有想到今天都已经不在位了。”

。。齐宣王问孟子:“我怎样才能识别那些庸才进而将他们罢免呢?”孟

子回答说:“国君选拔贤才,如果实在需要任用新人,就有可能使地位较

低的人超过地位较高的人,关系疏远的人超过关系亲近的人,这样的事能

不慎重吗?因此,左右亲信都说他好,这不足以凭信;朝廷臣僚说他好,

仍不足以凭信;全国百姓都说他好,然后对他进行考察了解,发现他确有

才干,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他不好,这不可听信;朝廷臣僚都说他不

好,也不可听信;全国百姓都说他不好,然后对他进行观察了解,发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