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战国时代,韩国的冶铁技术是不是最强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55:17
我提这个问题是因为看《大秦帝国》有这么一句:他绝不能轻视和魏国同出一源的韩国,绝不能哂笑拥有天下最大铁山和最好铁坊的“劲韩”。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就招谁惹谁了?
各位网友,我提问就是为了解决疑惑,希望就事论事,百度知道靠大家,谢谢!

在七大战国中,韩国虽然最小,然却素有“劲韩”之名。所以有此名声,一是韩国的宜阳是天下著名的铁山,韩国的铁兵器制造业一直为列国眼热;二是立国初期曾经有一支规模不大的精兵。虽则如此,立国百年来,韩国却一直处于受欺侮状态。在整个韩国的前期历史中,韩灭国扩地最少,要不是趁着一场内乱消灭了奄奄一息的郑国,将都城迁到了新郑,韩国可能连跻身七大战国的资格都没有。

  根据地理条件,韩国处于魏找楚秦的包围之中,而其地域狭小,扩张难度很大,周围4国都曾前后称霸,再加上韩国是铁器最大出口和制造国,所以各国都对韩国很重视,韩国一旦有些强大,必遭大国攻击,因此韩国不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造成的。

  大秦帝国孙浩晖先生的解释是:韩国采用法家术派申不害变法,曾使韩国强大,获得劲韩之称,但很快被魏国攻击,齐国救韩也是因为忌惮韩国强大而等到韩国拼光了精锐才实施的,这一次之后韩国衰落,申不害自杀,但是由申不害变法遗留下来的权术治国之风成为韩国主政之潮流,韩国曾送上党给赵国,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派郑国为间疲秦,以韩非子为质护韩……这些行为可以看出韩国钻营权术过甚而失却治国之大道,必将不得长久。
  以上为孙浩晖先生的解释,我认为也是韩国灭亡的一个原因,但根本问题我觉得还是地理位置使韩国失去了扩张的渠道,在战国时期,没有足够的纵深,就没有办法抵御一次大败(一战即可亡国),想扩张纵深又强国四环,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只能采取尽量自保之策。

  说道冶铁技术,战国时期韩国冶铁技术确实比较领先,其原因首先是韩国拥有最大的铁矿,因为有此资源,其冶铁技术也相当领先,战国时期,韩铁是各国备受青睐的战略物资。

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最好的就是秦国啊。韩国之类的恐怕也是引进秦国的技术。

记得以前有人讲过,秦国一统的原因中,武器先进,制造工艺和技术强与其他国家,也是很重要的。

再说了,韩国太早被灭了,如果不是韩国是用法家治国,还出了一个韩非子,恐怕都不太有人重视这个小小的七雄之一。

战国时代冶铁和兵器甲具的制造的确是韩国最强的。韩国装备是七国之中最优良的。史料记载,他们的“距来”大弩可距来敌六百步。
韩国的宛城是战国最大的冶铁中心。
秦国的技术好,那是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