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的武昌起义不是偶然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1:49:14

武昌成为首义之地的原因:
  ①、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由于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一面成为革命党的骨干,这是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③、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尽管起义遭到破坏,但没有延误战机,赢得了时间。
  ④、新军中革命党人特别是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主动精神保证了起义的成功。
  ⑤、群众性的收回利权斗争,特别是四川保路运动为革命成功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起义概述:
  辛亥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人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

  导火事件:
  保路运动亦称“铁路风潮”。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参加者数以10万计。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