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对后代书体的发展有何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7:39:08

<兰亭集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由多方书籍记载来看 应是宋代米芾最先说的(不过我没考证过) 其实后面还有一些人由此跟进 比如元代鲜于枢管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还有苏轼的<黄州寒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等等 可见古代的文人也是无聊的紧 呵呵
至于为什么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叫法 首先 从书法自身来看 两晋时期由于士族崇尚黄老和清谈风气的影响 书法上的风格也逐渐转变为更加重视笔势和神韵 由行书的特点来看 点到为止 随意发挥 更符合魏晋风骨 故此两晋书法以行书为极盛 也是中国书法史中行书成就最高的一个年代 而<兰亭集序>。。。。现在存世的只是摹本 不过其文通篇气息淡和空灵 潇洒自然 无雕琢之痕迹 自然天成 而且最为后人称道的是通篇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 如“之”、“以”、“为”等 各有变化 特别是“之”字 变幻出二十几种不同的笔法 确是堪称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并且其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传为王羲之当时醉酒后的作品 醒来后王又写多幅 却均无第一幅的神韵
其次 从历史角度来看 从南朝开始 王羲之的书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 而这篇<兰亭集序>也就随着水涨船高 及至唐代 太宗李世民最喜欢这篇字 甚至令当时朝中大臣也要学 更使得此书大盛 可惜真迹后来被他陪葬了
总结来说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而王羲之的真草又被喻双绝(真体 是指从汉魏到隋唐以前的过渡性楷体 特征是楷中有隶)还有太宗皇帝帮他宣传 后世历代书家也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而且王羲之本人也曾被评上了草圣、书圣等名号 他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也不足为奇

周杰伦后来唱了《兰亭序》

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 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 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 二人。
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 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