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闫锡山是什么职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20:05
因为想了解下历史!所以知道的同志请赶快帮忙!

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一级上将。

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一级上将。解放前夕去台湾,卸职后避居阳明山著述至去世。

山西的土皇帝

简介:
阎锡山1883~l960,山西五台人,字百川。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从此长期踞晋自保,投靠蒋介石后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等职。1949年3月逃出太原。南京解放后,曾在广州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去台湾后,任“国防部”部长、“总统府”资政等职,实际被蒋介石剥夺了实权,只存虚名,而在名义上蒋却给予阎锡山“苦心孤诣,撑持危局”的评价。1960年5月21日,阎锡山在台北病逝,终年77岁。

详细:
挑起内战“不倒”亦倒
阎锡山在得悉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时,即令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部1.7万余人,向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地区)挺进,从日军手里和平接收长治、屯留、长子、襄垣等县。 9月初,八路军发起反击,将史部围于长治。阎锡山急令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部 2万余人,由太原奔赴驰援。10月中旬,史、彭两部先后被歼。
1946年 1月,国共双方达成停战协议。阎锡山命令所部于 1月13日午夜停战协定生效前,抢占地盘并向八路军进攻。3月3日,军事调解处三人小组来太原视察,阎锡山口头上表示愿意和平解决国是,私下却表示要准备大打,并且反对遣送日本战俘。在此关键时刻,第二战区参谋长郭宗汾曾有过实现“局部和平”的设想,但是阎锡山抛弃“中的哲学”,拒绝了这个建议,全力备战,在太原、大同等地修筑碉堡7000余个。 6月下旬,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定,内战全面展开。阎锡山亦步亦趋,在山西各地向八路军展开进攻。
第二战区撤销后,阎锡山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的名义,继续掌握着山西的军政大权。他继续推行在抗战期间为解决兵源和粮食问题而制订的“兵农合一”政策,将18岁至48岁的壮丁每三人编为一组,一人为常备兵入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