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丽江黑龙潭公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4:43:38
急需云南丽江黑龙潭公园描述,300字左右,请熟悉的百友帮忙
谢谢
渴望原创

丽江黑龙潭,原是丽江的一个龙王庙,庙旁泉眼众多,积水成潭,传说有黑龙潜伏于此,故名黑龙潭。因泉水如玉,能倒映玉龙雪山,也称玉泉公园。丽江古城的水源主要从此而来。黑龙潭即是丽江古城的水源地,又是丽江文化的圣地。黑龙潭还是丽江国家级保护文物最集中的地方。因此有人总结出黑龙潭最吸引人的三大看点:一、龙潭映雪;二、东巴文化;三、文物建筑。

  一、龙潭映雪:以五孔桥、得月楼、雪山及黑龙潭中的雪山倒影组成的影像早已成为丽江的经典风光明信片,也成为游人在丽江拍照最多的取景之一。乍一看照片,没到过丽江的人可能还会以为远处的玉龙雪山是黑龙潭的组成部分。

  二、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丽江纳西族的本土文化,主要包括东巴象形文字、东巴古籍文献、东巴祭祀仪式,以及与东巴祭祀相关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已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的东巴古籍文献主要集中于此。这里还有纳西古乐和纳西歌舞的表演。

  三、文物建筑: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为了方便保护集中展出,丽江周边的很多重要文物迁移至此。如明代原木府忠义坊前的四尊石狮,1966年迁移至此,原文庙文明坊,1961年迁移至此,和四尊石狮组成了今天的黑龙潭大门。原木府木氏土司的藏书楼——光碧楼,1983年迁移至此,原木府旁的一文亭、原位于土司发详地白沙芝山的解脱林门楼、五凤楼和三朵神像,也在不同时期迁移至此,其中很多是国家级保护文物。

  黑龙潭经不断扩建后,今天已成为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有南方颐和园之称。
  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玉泉龙神祠,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和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玉泉曾两次被清朝皇帝敕加“龙神”封号,使黑龙潭名列中国名泉而名满天下,后又修建了得月楼、戏台、万寿亭、五孔桥等园林建筑,新建了象山游路,解放后,迁入明清古建筑五凤楼、解脱林、光碧楼、忠义坊石狮、文明坊、一文亭等园林建筑,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的坟墓也安放在黑龙潭静溢的山林中。黑龙潭大门上的“黑龙潭”三个字是原省书法协会会长,纳西族书法家李群杰所题写。1963年重修得月楼时,郭沫若应邀题写了“得月楼”三个字及两副楹联。1981年,东巴文化研究所在黑龙潭成立,使黑龙潭集中国风景园林之大成,又兼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十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