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所谓的归经,在临床治疗上的价值有多大?麻烦哪位临床中医大夫给个高见,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9:49:59
中药所谓的归经,在临床治疗上的价值有多大?麻烦哪位临床中医大夫给个高见,谢谢!
我是中医专业的学生,我想更多的了解一下中药的归经。
归经是不是说只治疗此种中药所归经络上的病?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选择的特殊作用,主要说明对某脏腑、经络或几个脏腑、经络有明显的作用,对其他脏腑经络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是指明药效所在的用药规律。如桔梗、杏仁能治咳嗽气喘,咳喘是肺的疾病,故二者归肺经;青皮、香附可治胁痛,胁痛是肝经之疾病,故归肝经;麝香、菖蒲能开窍醒神,神志昏蒙是心的病症,故二者归心经,药物的治疗作用是归经学说的重要依据。掌握归经学说可作为处方用药、随症加减选药的依据;可以归经为线索,探求药物的潜在功能,扩大其应用范围;然应用归经学说时必须与药物的性味、升降浮沉相结合,同时各脏腑问用药必须相互兼顾,才能得心应手。
  如肺经有病时,常有咳、喘、痰症状,杏仁能止咳平喘,说明杏仁归入肺经;肝有病时,胁痛或不适为其主要表现用青皮能治胁痛,说明青皮归入肝经等。由于药物归经不同,同属一性味药物,其作用亦不相同,或作用部位有别,如黄芩、黄连,黄柏同属苦寒清热药,但黄芩入肺经而长于清肺热;黄连入心、胃经而能泻心火、清胃热;柏入肾经而重于泻相火。又如肉桂和干姜同为温里药。但因干姜入肺、脾、胃经,故肺、脾、胃有寒多择用干姜;而肉桂因入肝、肾经,故肝、肾有寒多选用肉桂而不用干姜。
  了解归经学说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一是可作为选方用药的依据。一般来说,每经每脏的病证都有其主方,方中的主药,使药都归于本经。如太阳经表证,常用人本经之麻黄、桂枝作为解表之主药;肝肾阴虚者多用以熟地黄、山茱萸为主药所组成的方剂六味地黄汤来治疗。这些古方组成规律,促进了归经学说的发展。二是可作为随证用药之依据。如头痛部位有所不同,所代表不同的经脉之病证,前头痛(阳明经)者加白芷;偏头痛(少阳经)者加柴胡;枕部疼痛者(太阳经),加用蔓荆子等。三是以归经为线索,探求某些药物的潜在功能。如清热解毒药蒲公英入胃经。故应用于上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取得良效;山豆根入肺经,故试用于肺癌的治疗等。均是按药物之归经所探求到的某些药物的新途径。四是籍归经以执简御繁。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燥湿,疗脾胃气虚,腹泻呕吐,口渴自汗等多种病证,这些病证均与脾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关。因而通过白术归脾经而得到全面理解和掌握。

归经是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即归属,经即脏腑经络的概括,就是药物对于某一机体的某一部分选择性作用,主要是对某经络、脏腑或某几经络、脏腑作用明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