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碳对肝脏的损伤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58:12
四氯化碳是如何损伤肝细胞的?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血清ALT、AST活性升高明显,可作为四氯化碳中毒急性期肝功能损害的主要诊断指标。

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易流动的液体,工业上有时因含杂质呈微黄色,具有芳香气

味,易挥发。

四氯化碳的蒸气有毒,它的麻醉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吸入人体2~4毫升

就可使人死亡。 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湿气及光即逐渐分解生成

盐酸。

典型的肝脏毒物,但接触浓度与频度可影响其作用部位及毒性。

高浓度时,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随后累及肝、肾;

而低浓度长期接触则主要表现肝、肾受累。

乙醇可促进四氯化碳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

另外,四氯化碳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人对四氯化碳的个体易感性差异较大,

目前认为四氯化碳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但具有胚胎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