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豫让桥镇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45:35
河北省邢台县的

邢台县豫让桥镇, 邢台县翟村西南角,地势下洼,泉水潺潺,在那芦苇和垂柳的深处,有一座石板桥,名叫豫让桥。据传这里是战国时期义士豫让刺赵襄子的地方。
  豫让是晋国人,晋国大臣智伯非常尊宠他,称他为国士。智伯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他就改名换姓,躲在赵襄子分封的邢邑(即今邢台市)以待时机。
  邢台豫让桥古碑一次他携带匕首,藏在襄子的茅厕中,意欲行刺,被赵襄子发现了。襄子念他忠于故主,是忠义之士,就把他释放了。豫让决心再次行刺,就遍体涂漆,引起满身疮疖,口中吞炭,破坏了自己的嗓音,灭须去眉,改变了自己的容貌,只身潜潜在邢邑之北的芦荡中。有一天,襄子骑马到这里巡游,豫让便藏在板桥下。马到桥头,蓦地惊叫起来,襄子惊呼:"必是豫让行刺!"手下卫士搜索桥下,果然是他。襄子说:"过去你也曾投奔过范氏,后来又投奔智伯,为何单单忠于智伯,给他卖命?"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手下,他们以平常人待我,我所以用平常人的态度对待他们;至于智伯,他以国士待我,我所以用国士的壮举回报他。"襄子叹息了一声,流着泪说:"念你是忠义之士,第一次杀我,我不忌恨,把你放了。这次你又来杀我,我怎好再放你呢?"豫让知道赵襄子是一位宽宏大量的贤明君主,便对襄子说:"我听说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过去你宽赦我,天下没有不称赞的。今天我罪当处死,只请求把你的衣服用剑砍几下,以满足我为智伯报仇的愿望,我便死而无憾了。"襄子即脱下衣传给豫让,豫让奋起举剑,跳起来连砍几下,大呼一声:"我可以到九泉之下向智伯回报!"说完就伏剑自杀了。
  豫让大义凛然,以死报主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成为"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邢台县志》详细记裁了豫让的事迹。豫让桥也就成为邢台的名胜而闻名四方。万历十八年,邢台县知事朱诰修建了豫让祠,把豫让作为乡贤,四时祭祀,文人墨客经常吟诵豫让的故事。清代诗人陈维崧路经邢州时写了一首《南乡子》道"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