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次人口生育高峰都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41:02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那前两次的时间呢,原因?80年代都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了,为什么还会是生育高峰

我国三次生育高潮

  第一次出生高峰 恢复性增长
  第一次出生高峰发生于1950年至1957年之间。由于解放以后,我国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而形成这次战后的生育补偿。这段时期中每年的出生率都在3‰以上,平均生育率高达35.56‰。这种高出生率主要是由于较高的生育率而引起的。这段时期总和生育率的平均值高达6.06,约有94%的妇女生育3个孩子,近半数的妇女生育6个孩子。尽管这个阶段的人口基数比现在的小,但平均每年出生的人数均为2088.5万人,与1980年以来的出生人数基本相当。纵观这段时期的出生率,可以发现,经过1950~1954年的持续高峰之后,1955、1956和1957年的出生率已恢复到了解放以前的水平。这更说明,这段时期的出生高峰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高出生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延续,同时,从1950年到1954年的出生高峰则是战后的生育恢复。

  第二次出生高峰 由补偿性到盲目性增长
  尽管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62年12月18日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但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出生高峰仍于1962年至1971年到来,而且持续时间长达10年。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从本质上来看,这次出生高峰既是一次出生高峰,也是一次生育高峰,而且它是第一次出生高峰的延续,因为在1958~1961年三年中,出生率的下降主要是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不是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引起的生育率的下降或者是由于年龄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同时,我们可以从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发展中看到,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于1963年达到我国后半个世纪的最高点,当年的总和生育率高达7.502,而出生率高达43.37%,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许多夫妇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推迟生育,待1962年社会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之后,再进行生育;而1962年的生育决策只能在1963年的出生率和生育率中表现出来,其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则仍在较高水平上波动,平均达6.07。尽管出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0年的平均水平高达32.32‰,而且每年的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已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只是下降的幅度较小而已。这段时期中平均每年的出生人数高达2795.2万人,比第一次出生高峰时期的平均数高出了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