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见义智为一辨的三分钟演讲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34:45
速度 过了明天 就没用了

就算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李逵一样的莽汉,都知道要“该出手”时才出手,难道我们要比黑旋风还冲动?

“见义勇为”当然好,但是不搞清楚情况,鲁莽出手,好心办坏事的例子不少,小偷在前面逃,嘴里却大喊救命、抢劫,结果好心的路人反倒把后面追的便衣警察给拦了下来,这并不是影视剧作品的杜撰,而是报纸新闻上报到的真事,您说,只是“见义勇为”,而不思考辨别一下,行吗?

(上述观点,目的是,不仅让你们局限在自己的“智为”上,而且多一个攻击对方的“勇为”的角度,把对方的“勇”,归为“不智”,其实是佯攻,主要是为了分散对方的注意力,消耗其时间——对方不能对此完全不管不答,答了也不是几句话就能讲清楚地)

我方提倡的,“见义”不仅要“勇为”,还要“智为”

斗争是要讲究方法的,
“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这是围魏救赵时,孙膑对田忌说的话

见义勇为,还要见义“智”为,要尽量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比如自己不会游泳,还要下水救人,就不是个好决定,应该尽量选择目前条件下最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并且让尽量多的见义勇为的行为得到最好的结果——如果不是“智”为,而只是呈匹夫之勇,结果只能是让需要被救的落水者再增加一个……

找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