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1:14:32
急。。谢谢。。

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可引起心率减慢和房室传导抑制,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产生负性变时作用、负性变传导作用、负性变力作用,从而心输出量减少
肾上腺素作用于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对离体心肌的β作用特征是加速收缩性发展的速率(正性缩率作用,positive klinotropic effect)。由于心肌收缩性增加,心率加快,故心输出量增加。肾上腺素又能舒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且作用迅速,是一个强效的心脏兴奋药。

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主要影响心肌收缩能力。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后,与G蛋白耦联,使腺苷酸环化酶活化,cAMP增多,横桥ATP酶活性增强,肌膜上钙通道蛋白磷酸化增多,开放增加,Ca2+内流增多,肌浆网中释放Ca2+增多,Ca2+浓度增加,收缩能力增强。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M受体结合,使腺苷酸环化酶抑制,cAMP减少,从而使心肌收缩能力下降。乙酰胆碱还可作用于特定的K+通道,使K+外流增加,膜超极化,膜兴奋性下降,窦房结自律性下降,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从而使心输出量下降。

乙酰胆碱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抑制作用,也就是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和传导抑制,表现在心输出量上就为减少。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为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传导,心率加快和提高心肌的兴奋新性,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就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机制就是它们各自与自己的受体结合,激动受体,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影响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表现出相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