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影响最大使用最久的图书分类法是什么?大体产生于什么时期?现存最早的这种分类目录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50:08
在学术史是主要有什么价值、?
应该是《七略》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典文献的基本分类方法,早在三国魏文帝曹丕时代所编定的《中经》图书目录中便确定了雏形,到《中经新簿》即称为甲乙丙丁四部,后《经籍志》中直称为经史子集四部。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又在经史子集中分出许多不同的子目,并加以总集,集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之大成,沿用至今。

  存最早的这种分类目录是西晋秘书监荀勖的《晋中经簿》(《中经新簿》)

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