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球的诞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9:04:26
最好是500字

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科学界这是一个大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大致有三种理论。

“俘虏”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原是一颗流星,当它在宇宙空间漫无边际飞行时,偶然进入地心引力范围,受到地球引力的约束,因而才意外地纳入了地球轨道。不过,近几年来,有不少人引用天体力学来反对这一说法。

“分裂”理论:持这一说法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是从一片炽热旋转的云状物包围着的地球中分裂出来的,因而月球是地球的“孩子”。然而从“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上几次带回来的资料表明,月球和地球的组成成分却是大不相同的。

“碰撞”理论:该理论认为,约45亿年前,一个比火星更大的行星,名叫塞亚,以每小时 4000公里的飞行速度猛然撞击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这个行星的铁质核一直撞到了我们地球的中心。碰撞结果是产生巨大爆炸,伴随有6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地球在爆炸的冲击下变了形,这个采取“自杀行为”的巨大天体的大部分与地球融合,只有一部分作为炽热的蒸汽与其他碎片一道汹涌地喷射入外层空间,后来这些蒸汽冷却下来并凝固成尘埃,尘埃与其他碎片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核,这个核后来凝聚成团,我们的邻居——灰色的月球从此诞生了。

科学家们正借助于新型的超级计算机来模拟宇宙空间所发生的这一奇特碰撞,以求验证该理论。

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据美国《科学》杂志25日报道,德国和英国科学家最新测得,月球产生于距今45.27亿年前,只比太阳系产生时间晚大约3000万至5000万年。这是迄今有关月球年龄的最精确的测量结果。

据报道,德国明斯特大学、科隆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是通过分析美国“阿波罗”飞船带回的不同月球岩石样本中特定金属后得出这一结果。

研究人员分析了月球岩石中钨-182同位素的数量,钨-182同位素有一部分是由放射性铪-182衰变产生,而铪-182在地质学标准上衰变非常快。钨-182的数量能够给出相对精确的有关岩石年龄的信息。

此前对月球年龄的估计主要是以一些月球岩石不精确的日期数据为依据得出,只能确定月球应该在太阳系诞生后1亿年以内产生。而最新研究得出的月球年龄数据误差范围仅仅在1000万年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