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迟子建《白雪的墓园》读后感一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3:41:16

迟子建的文字干净清晰,容易让读者进入意境,这使我再一次接触她的小说。
这篇《白雪的墓园》作者没有用特别的手法,只用了简单的叙述。开篇由过年引出了父亲去世的时间—除夕前。这使文章省略掉了很多不必要的文字,简洁明了。冬季是雪花飘落的季节,与标题开始有了呼应。接着以细节描写叙述了一家人对父亲去世的悲痛心情,继而影响了生活的琐事。比如“我”在火炉旁不停的添柴,炉火的炽热和燃烧的声音引起了“我”对父亲的怀念甚至是幻想。这里作者又用到了对周围景物的描写——火炉砌在厨房的西北角,它走两面火墙,可以给两个房间供暖。厨房有一条长长的走廊,直通向门口,因为厨房里没有另开窗户,所以只能借着走廊尽头门上端的几块玻璃见见天光。光线艰难地沿着走廊爬行,往往爬到火炉边缘就精疲力竭了,所以火炉周围很少能接受到天光的爱抚,但炉火的光亮却弥补了这一缺憾,火炉周围的墙和炉壁以及那一块青色的水泥地,在冬季里总是微微地泛着炉火乳黄的光晕,好像它们被泡在黄昏中一样。以往我们看到炉火,所能描述的基本是温暖等等,而作者借炉火描写出一种疲惫的心态,细节描写纯熟,使读者走进了一种黄昏接近暮色,生命将要终结的遗憾。接着作者又借以炉火带给“我”的幻觉,带出了对墓园大致景色的描写。用对墓园山坡下落叶松的茂密衬托出墓园的宁静和凄凉。这是我最欣赏迟子建的地方,她写出的景物完全可以带领读者走到她的小说中需要的氛围。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我”的姐姐和弟弟。姐姐一直是哑着嗓子,眼睛红肿,不用再多叙述已经明显写出姐姐因为一直怀念父亲在哭。弟弟在“我”离开炉子旁后,也借着添柴不呆在屋子里——他对我说:“你进屋吧,我来烧火。”“烧火用不着看着。”我重复姐姐对我说过的话。他抬头看看我,我知道他也不愿意呆在屋子里,他也要找一种活儿来排遣哀思,我就再也没有多说什么。作者的这句话一语双关的交代了两人添柴的原因—排遣哀思。
在最初描写母亲的这一段,作者做了一个小小的回忆。以往年母亲年前忙碌烘托出父亲去世后母亲年前躺在屋子中的孤独和痛苦。作者提到,母亲很少哭,有时哭也是无声的。这种压抑却更比痛哭失声带给读者的感觉更为沉重。后来作者写到母亲交代子女准备过年的任务,省去了鞭炮、挂钱、对联和纸灯笼,于是“我”和姐姐弟弟都明白——有父亲和没父亲就是不一样。这一段中作者提到了母亲眼中的一颗父亲去世后长出的红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