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铜鼓之乡”誉称得是哪个少数民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8:52:00

壮族

东兰铜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保留铜鼓文化的“活化石”。目前,该县民间传承使用的铜鼓达612面,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铜鼓类型以麻江型最多,占世界传世铜鼓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时,还发展出以东兰为主要传承地的“壮族铜鼓习俗”以及与铜鼓文化派生的铜鼓舞、猴鼓舞、壮族歌圩、壮族蚂拐节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1990年以来,先后有日本、法国、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陆续到东兰进行铜鼓文化习俗考察。

为保护和向世人展示神秘铜鼓文化,该县自1993年以来,对县内的传世铜鼓进行普查登记,同时对“壮族铜鼓习俗”以及与铜鼓文化派生的铜鼓舞、猴鼓舞、壮族歌圩、壮族蚂拐节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舞蹈加以保护传承。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铜鼓春榔舞》被列入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猴鼓舞》和《布努瑶二声部瑶歌》被列入河池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该县依托铜鼓文化获得“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称号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青铜铸造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打击乐器和礼器,它约产生于公元前一千年中叶或稍早。
广西是我国古代铸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之一。在广西,从桂南到桂北,从桂东到桂西,不断有铜鼓出土。广西如今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珍藏和使用铜鼓。壮族、瑶族等都是使用和制造铜鼓的民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目前有馆藏铜鼓600多面,民间所藏和使用的铜鼓就更加丰富,仅东兰县就有近500面。在北流县出土的一面铜鼓,面径达156厘米,高67.5厘米,重达30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
广西出土的铜鼓数量之多,居我国乃至世界之首位。 广西博物馆收藏古代铜鼓300余面,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一个博物馆,曾举办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展览。1982年,这些铜鼓拿到北京展出,受到首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
铜鼓的基本形态是体如圆墩,平面曲腰 , 中空无底 , 遍体花纹 , 两傍附耳。全鼓由面、胸、腰、足、耳等5部分构成。鼓面中心一般都有微微隆起的太阳纹光芒 ,四周环绕以同心圆纹组成的宽窄不等的图案圈带,称晕圈。有的鼓面最外一晕塑有青蛙、鸟、龟、骑士等立体饰物。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