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4:24:44
(中文)
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版13课
文章开头是: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必不便退也。”

那是蜀后主刘禅统治年间的事。诸葛亮在整顿好内政以后,兴师北伐,智取天水、南安、安定三城,震动关中。魏主曹睿急令司马路领兵离长安出关破蜀,司马懿荐举名将张郃为先锋一同征进。
司马懿引20万军出关下寨。他知道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他估计诸葛亮北伐,定从此进,乃与张郃领兵奔街亭而来。
魏军出关的消息,早有细作报告诸葛亮。在军中会议上,诸葛亮说道:“今司懿路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说完,他略停片刻,扫视了一下左右众将,问道:“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自告奋勇,愿肩此任。诸葛亮对他交待了有关事项后,让他写了军令状呈上。诸葛亮拨与2.5万精兵,又令一向谨慎的上将王平相助,并吩咐道:“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诸葛亮唯恐二人有失,再拨1万兵马给高翔,令其在列柳城屯兵扎寨,一旦街亭危急,可引兵救之。又命大将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后屯扎,准备随时接应街亭。
部署完毕,诸葛亮乃吩咐赵云、邓芝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他则准备亲率大军由斜谷径取郿城
谁知马谡到了街亭,看了地势,不顾诸葛亮的嘱咐,也不顾王平的坚决反对,竟然不在五路总口下寨,非要在旁边的山上屯军,只分5000兵马与王平离山10里下寨。
司马懿领兵一到,见此情景,乃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切断蜀军水源。自辰时困至戌时,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嚷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司马懿又令人于沿山放火,山上蜀兵愈乱。马谡自料守在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向西逃奔。王平、魏延虽闻讯赶来救援,又遇伏兵,加上列柳成又失。王平、魏延、高翔等只好退到阳平关。
司马懿本想去夺阳平关,但恐中了诸葛亮之计,乃下令:“竟取斜谷,向西城而进。”这西城虽是山僻小县,但却是蜀兵屯粮之所,又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交界处,若是此城失去,三郡也就难保了。
再说诸葛亮在祁山寨中,忽有探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诸葛亮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为挽救危局,他急忙命令关兴、张苞各引3000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作为疑兵;又令张翼先引军去修理剑阁栈道,以备归路;再传密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领兵伏于山谷中,断后掩护;还派心腹报与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