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大量日军长时间驻扎在东北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3:17:21
“九一八”以后,东北逐渐被占领,几年后,抗联也被灭了。日本稳固统治东北,外交上也与苏联讲和。似乎不必将大量的军队长期驻扎于此,尤其想不通的是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几年间,日本的敌人,就是关内的国军与共军,关东军应该倾巢南下,加入关内的战场才对(像解放战争时林彪那样做)日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请有研究者指点指点,谢谢!

1;77事变以后日本的兵力基本可以满足对华作战的需要,特别是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等,国军损失惨重,战争初期日本势如破竹,战争中期日本前线的兵力基本还是能满足作战需要,所以关东军作为日本后方保持的一股力量,可进可退,假如对华作战失利,他们还可以依靠强大的兵力继续奴役东北
2;苏联一直在远东保持几十个师的兵力,那怕是莫斯科会战最紧张的时候远东的兵力都依然保持。
3,中后期美国参战关东军大量的精锐被抽调到太平洋,到日本结束时关东军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如战斗初期

1,掠夺资源
2,对抗苏联,毕竟和德国是盟国,早晚对苏宣战
3,离本土较近
4,伪满洲所在地
....

人体研究 生化武器

作为后方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