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即改,从谏如流 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14:08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在管理过程中,领导者的决策不会是十全十美。为了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领导者应当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不同的声音,让身边的谏言,时时警醒自己,提高自己,无则加勉,闻失即改。这样不但不会降低威望,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信誉,为今后的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高效的保障。

唐太宗李世民纳谏改过的事例,为后世管理者作出了光辉的典范。唐太宗面对不分时间、不讲场合而直言进谏的魏征,有怕有恨有爱,有一次甚至想把魏征处死,事后饶过了魏征,更加地重用魏征。唐太宗爱才、从谏如流、闻过即改的心胸与品质,成就了“贞观之治”之盛世。

因此,从谏如流、闻过即改,是做好领导的必备品质。有如此领导,我们的教育才有发展,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加茁壮成长。如此,国家幸甚!社稷幸甚!

当然,也有一些领导,姑且称之为针眼领导,面对教师的谏言,或百般掩饰,矫过饰非,或权当鼓噪,耳边之风,或阳听阴违,置之不理,更甚者,则是暗中打击,踩入泥底。

有这样一个大家熟悉的事例。某校长在一次会上要求老师们畅所欲言,一教师感于责任,直言学校、领导的失着。在随后的日子里,好事总与他失之交臂。如此之人,令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