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一件艺术品和垃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28:36

要区分艺术品和垃圾,首先要明确他们的含义,而且要有非凡的眼光,能从垃圾中找出艺术品,有许许多多的例子证明这一点,有时候是要把握时机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艺术作品。一般指造型艺术的作品。一般的艺术品可视为含有两个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线、形、色、光、音、调的艺术品配合,寻常称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一是题材…寻常称为‘表现的成分’或‘联想的成分’。”
  美国经济学家哥德哈伯指出:“如果你用美元数量测量一个艺术家的生产力,你会发现,最引人注意的艺术家最赚钱。”他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吸引注意力。成功地吸引注意力是艺术存在的全部意义。这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品的存世数量,而是艺术品所能吸引的注意力。
  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中的那样大。正如万达集团郭庆祥所说,“有些画家很有名,画价卖得很高,但不一定有艺术价值。”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某些省级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的负责人,尽管其艺术水平被公认为“非常一般”,但他们的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仍然高得“有理有据”。
  哥德哈伯对艺术品的理解确实是入木三分。他指出,“艺术主要是诉诸情感的,一旦注意力被吸引,理智就会不知不觉退隐到背后。”齐白石作品价格就是随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一个典型案例。上世纪20年代,齐白石初到北京的时候,由于他的艺术风格与当时的主流审美情趣和艺术理想相去甚远,因此,“生涯落寞,画事艰难”。不过,当陈师曾携带齐白石的书画作品参加1922年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画展,并且将这些书画作品全部售出之后,齐白石在日本一举成名,他的书画作品在国内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了几十倍之多。对此,齐白石感慨道,“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外都知老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