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他不愧是毛泽东的儿子”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9:16:56

毛岸英资料
  1922年10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
  1925年10月举家迁往广州
  1930年10月24日,与母亲杨开慧一同被捕
  1931年春节前夕,由地下党安排到大同幼稚园,化名杨永福
  1936年由东北军将领李杜将军带到法国
  1937年从巴黎来到莫斯科
  1940年加共青团,后任团支部书记、伊万诺活市列宁团区委员
  1942年5月进入伊万诺沃苏雅士官学校学习
  1944年夏转为正式党员担任某坦克连指导员
  1945年底,经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随同两名苏联医生回国
  1948年进入河北建屏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学习
  1949年调社会部工作
  1949年10月15日与刘思齐结婚
  1950年10月,毛泽东决定毛岸英入朝
  10月8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彭德怀飞抵沈阳
  10月19日随志愿军司令部到朝鲜,担任司令部俄文翻译兼机要秘书,任党支部书记
  1950年11月25日上午,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决心,是中央在1950年10月才最后确定的,11月上旬之前参战一事对外还保密。毛岸英因经常回家,并帮助翻译与苏联协商的电文,在彭德怀受命时便知道此事,于是求“彭叔叔”带他去朝鲜。毛泽东身边的人以及负责保卫的李克农都不同意,因为他们知道毛泽东的家庭在革命斗争中付出了多大牺牲,更何况此次要面对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美军,要“锻炼”也绝不能选择这种随时可能牺牲的地方。毛岸英却向父亲讲了自己的决心,得到了支持。然后,他告诉病中的妻子,自己要出远门。当中南海里的许多人都来劝毛泽东出面阻止时,得到的回答只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毛岸英牺牲当天,有人便提出要把遗体运回国内。彭德怀虽然难过得一天没吃饭,还是决定就地安葬。后来,彭德怀又提出为他立碑,说明他自愿参加志愿军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在与彭德怀见面时也强调“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并说“你们做得对”。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红色后代中,毛岸英是光辉的榜样。在有着千年封建血统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