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文言文翻译 题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07:57
凿壁借光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
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与其(佣)作
(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2.语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用四字短语作答)

1、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佣作:雇佣
资:借
大学:大学问家。
2、D
解析:
“资给以书”中“以”是“把……”的意思。
全句“就把书借给他”
“必以分人”出自《曹刿论战》,原句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这里的用法相同。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偷光),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解说《诗经》,当时的人为此编了顺口溜说“谁也别说《诗经》了,匡鼎他来啦,老匡他说的《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因为他对《诗经》的解说很精当,)当时的人都对他既敬畏又钦佩,听到的人没有不发出会心解悟的欢笑的。匡衡的老乡里也有一个解说《诗经》的人,匡衡去找他辩难,考证有疑问争议之处。结果把这个人说得(大败而归)没顾上穿好外衣和木屣就跑了。匡衡追上去,说“请先生留下来听我说,我们再从头说起。” 这个人说“我实在没的可说了!”于是这个人走了,再也没回来说《诗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
邻居有烛而不(逮——到)
衡乃与其(佣——雇佣)作
(资——借)给以书
遂成(大学——大学问家)
2.语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读书刻苦)(用四字短语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