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国债事件》。。怎么写读后感想??救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3:24:38
要写读“327国债事件感想'
我无从下笔,,应该要从何写出,请知情者或许说高人给点指点告诉我应该从什么方向去写,该用些什么词语。。

如果能够有范文,或许有人简单的写一点,大概50字出来或许30字给我看看,然后我再延续下去就好了。。

麻烦各位高人指点指点,,写个概括的30字或许50字的“327国债事件感想”给我参考参考。。

感谢了。。我真的很需要指点指点。。因为我不知道要写什么。
这是我很重要的作业。。麻烦了。。。

请参考以下这篇文章:

  327国债事件“究竟告诉我们什么
  ——商品期货市场反思与借鉴(5)

  (作者:常清 教授、博导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

  反思过去,最值得一提的是“327国债事件”。在1990年代初,中国进行期货市场的试点是很

  成功的,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大宗商品的交易很活跃,而且开始了国债期货交易。到1995年,试点已成全面发展趋势。但由于出现了一些恶性事件,导致政府对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治理整顿,致使期货市场发展形势急转直下。从历史角度讲,“327国债事件”是一个转折点。

  关于“327国债事件”,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研究颇为深入。但我在看资料时始终感觉许多研究者并没有切中要害,而是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不必要的非难。

  “327国债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国债期货交易过程中,由于空头大户亏损累累,为免遭“爆仓”的不利局面,利用上海交易所计算机交易系统的不完善,采用严重违规手法,透支几十亿元保证金,做了近千万手的合约,8分钟内将”327“国债期货品种单位合约价位压下跌4元。由于其违规非常明显,上证所发现之后,宣布尾市327品种成交无效,并不得不采取暂停国债期货自由竞价交易等措施。

  “327”事件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在3月份的第一周暂停国债期货自由竞价交易,尤其对“32”7品种进行协议平仓。其后,从3月7日起,恢复了除“327”品种以外的其它品种的自由竞价交易,但规定一律只能平仓,不得开新仓,并将保证金从原来的每合约500元提高到2000元,且每笔最高申报数量不得超过1000手合约,同时将涨跌停板限为涨跌0.50元,并相应提高进入交割月份的保证金标准,使国债期货在爆炒之后逐步降温。从3月13日起,上证所价格涨跌停幅度调整为涨跌1元,并且允许开设新仓,才开始了正常的交易。

  从以上史实事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导致“327国债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直接原因在于交易者。万国证券公司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依仗自己的政府背景和财大气粗而不尊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