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58:54
500字多 一定要感人哟!!

原来我真的很不懂“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这些理念的东西,真的比较虚幻,难以明白。只有真正接触过,只有用实例来了解,才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后,叶老师以观看影片的方式,以实例让我们深思,在接受知识中真正找到自己的对教育观的基本定位。
为什么这部篇叫《春风化雨》?在看的过程中,这答案逐级有些明朗,像等待已久的春天所带来的春雨,滋润着这“干旱的心田”,让他们重获新的生命,敢于打破“传统”、“规定”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路,有自己独特的“走姿”。
观看时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几个情节是:1、在开学典礼被问引以为荣的四大支柱是什么时,全体高年级的学生立刻站立,雄壮、整齐的声音回答:“传统、荣誉、纪律、优秀”;2、当父亲离开时对儿子说的是:“需要什么总找我说”;3、基汀老师与学生第一堂课,“哦,船长,我的船长”;4、在庭院里走路。
中华民族是个蕴涵了千年文化的古老民族,许多的传统文化我们都需要秉承发扬,但我们在教育中就要冲破传统的框架,千篇一律的教学只会令学生感到乏味,窒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但做了的结果是怎样呢?真的除了考试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强他们学习的激情吗?我们不能给传统而困惑着。就像画画一样,画纸镶上框架,那我们只能画在框架内吗?其实我觉得整面墙都是画纸,可能是更大的。
物质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精神。老师教育的对象不但是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人是需要爱的滋润,孩子更需要,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敏感的。但是育人先育己。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所以不要让自己留有太多后悔。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自己的人生。
所以选择了这课,但愿能成为一缕春风,滋润别人同时温馨自己心窝。

春风化雨——听到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何止是亲切,更让我感受到其中饱含的浓浓真情。

这或许算是我看到的第二部感人影片了。如果说上次播放的《草房子》表现了人世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影片《春风化雨》则蕴涵着不同于而又超越了《草房子》中所有的感情,那是人与人之间最无私、最真切的关怀与爱。虽然他们